我国基本形成页岩气钻完井配套技术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点击:[1]人次
我国基本形成页岩气钻完井配套技术
“页岩气革命”的号角正在我国响起,页岩气勘探、开发已成为当前引人注目的我国能源多元发展的一个崭新亮点,这对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我国而言,其战略意义非同寻常。
2010年以来,中国石化先后在四川及其周缘的涪陵、黄平、彭水、建南、新场等开展了页岩气钻井先导性试验,完成了建页HF-1、彭页HF-1、涪页HF-1等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和分段压裂施工。
为突破页岩气完井关键技术难题,以破解石油工程技术瓶颈、研发新技术为己任的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以“逐步实现全部产品的国产化和自有技术的应用”为目标,承担了针对页岩气完井技术科技攻关和先导性科研项目研究,开展了“水平井分段完井机器人前瞻性研究”和“页岩气水平井固完井技术先导试验”、“页岩气钻完井方案研究”及“易钻桥塞定型及簇式射孔技术试验”等。
.
经过2年多的研究攻关,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常规配套工程技术,在5个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不但大幅度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使施工质量和勘探开发的成功率成倍提高。
据中石化著名石油工程技术专家丁士东介绍,工程院依靠自主力量主持完成了包括焦页1井、元页1井、彭页3HF井等5口页岩气水平井压裂设计和技术服务,其中,焦页1井日产气稳产达到100000立方米,彭页3HF井创国内施工规模最大记录(4.67万方),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开辟了一条光辉道路。
页岩气发展前景。世界页岩气资源调查表明,全球页岩气储量超过常规天然气储量,且其分布极为广泛。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已经掌握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2000年,美国页岩气生产量不足100亿立方米,到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达到1800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23%。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全球性的页岩气革命热潮正在改变市场对于未来油气资源供需格局的预期,能源战略上呈现多元化。我国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2012年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国家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为65亿方,2020年力争达到600-800亿方。中石化集团公司十分重视页岩气勘探工作,并把页岩气勘探开发作为公司打造上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化获得页岩气专属矿权区块3个,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在常规区块中,可开展页岩气勘探区块43个,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将重点围绕在四川及其周缘重点页岩气富集条件较好的彭水-黄平区块海相页岩气区块和鄂西渝东的建南-涪陵陆相页岩气区块加大页岩气开展勘探评价工作,计划在“十二五”末,新建页岩气产能20亿方。
123下一页>